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距离高考20天,泉州七中各科教研组长献锦囊(5)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科学备考,从容迎考 建议在最后的二十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坚持每天做一定的习题使自己保持良好答题状态。另外精选几套已经做过的模拟卷

三、科学备考,从容迎考

建议在最后的二十天,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坚持每天做一定的习题使自己保持良好答题状态。另外精选几套已经做过的模拟卷,如省质检卷、市质检卷、近三年的全国卷等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以提高得分率。

1.查找失分的原因

总体说来,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四方面:

(1)考试心理:心理紧张,马虎大意;

(2)知识结构:知识面窄,基础不扎实;

(3)自身能力:审题不清,读不懂题意;

(4)解题基本功:答题规范性差。只有查出、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弱项方面加强训练,以提高成绩。

2.探索解题思路和方法

对在考试中已做正确的题目,许多同学不愿意再听老师的讲解,觉得反正已经得分了。事实上,考试的目的不仅是让考生做对,更是让考生会做。

新的高考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对试题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考生的能力。对每一道题要试图问如下几个问题:

(1)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方法;

(2)为什么这样做?--思考解题原理;

(3)怎样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基本思路;

(4)题目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揭示本质,挖掘规律;

最后预祝我们泉州七中2020届高三学子们在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人物名片:肖衡,中学高级教师。泉州七中化学教研组长。福建省化学骨干教师。泉州市优秀教师。

长期担任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有良好的化学理论素养和高中化学教学的经验。2010年福建省理科高考状元的班主任及化学科任教师。有十几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所任班级的学生本一率高达90%。两次参与福建教育学院名师授课专题讲座,多次在泉州市高三毕业班教学研讨会作专题讲座。连续多年参与泉州市高三毕业班化学质检的命题、审题工作。撰写《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化学总复习》等CN级论文。参与编写《新知本》、《博学精练》等教辅用书。

生物

生物学科考前20天复习要点:

一、针对性回顾,促进概念结构化

1.回读教材

科学的阅读课本很重要,有几种方法供参考:①对比阅读,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记忆。②利用课本图解对一些重要生理过程进行回顾。③归类阅读,如按科学研究方法归类:哪些地方用了同位素示踪法,哪些实验用的是假说演绎法等等 。

2.回读题目

(1)有规划地翻“错题集”,查补知识漏洞,以及完善表达规范,注意及时整理与总结。初期要多回头看,之后隔长点时间再翻,能够起到很好的巩固效果。(2)专题性地翻“典例集”,学科能力考查强的典型问题如实验、遗传,可结合平常整理的高考典型真题分类集,有针对性回顾,体会解答思路方法,进一步熟练应用。

3.勤画模型

核心概念,根据自己的理解以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模型化构建,以促进知识结构化。

二、精练习题,尤其是高考真题,注意审题,规范答题,科学表述,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1.最后几天,不能一味埋头不加辨别多做题,应精炼老师精选的典型题。做中尤其注重如何科学规范表达。生物学里面专业的术语特别多,不仅要知道,而且要能准确地表述这些概念。答案表述要求简练,注重严密性、规范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切忌语句不通顺、要点不全、逻辑关系混乱等。

2.重视一些答题注意事项和技巧,如:不能留空白;一定答完;适当调整答题顺序:选择→选修→必修大题;剩时间,多关注选择题,“不正确”圈出来,别在一处卡住不动;审题看明白、看完整,及时回头看;填空题注意“瞻前顾后”等。

三、常态化稳态化作息,注意心理生理张弛有度

最后20天,复习、锻炼、作息等方面做整体协调规划,不大幅度偏离个人习惯,可倾向常态平稳,张弛有度。尤其重要的是按规划明确的时间做好明确的事。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zonghexinwen/2020/1109/496.html



上一篇:第2486季【狗尾草专栏】成长,“朝花”中最美的
下一篇:《木兰诗》中互文修辞对刻划人物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