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对新课程理念下文学课教学的探索——大学教授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06年第2期(总第132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对新课程理念下文学课教学的探索大学教授客串中学教师的启示12具春林,马凤波(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2新华小学,黑龙江牡丹

2006年第2期(总第132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对新课程理念下文学课教学的探索大学教授客串中学教师的启示12具春林,马凤波(1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2新华小学,黑龙江牡丹江)[中图分类法]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06)02-0114-02文学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文总数的60%是文学作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阅读训练来讲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在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旧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文本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课改出现了浮华之风。2004年春天,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到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进行了选修课的实验,开设了鲁迅作品选读课!,在南师大附中,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学教师到中学授课,使新课程改革中文学课的一些困惑豁然开朗。同时,这一举措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以立人!为本,端正鉴赏态度文学作品,是从各个角度再现人的生命的活动,文学作品的人文性表现在于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作家赋予了其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陶冶中体!验提升人生境界从而构建起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而我们文学课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目标。很多中学生说: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学名著,我们原本就很熟悉,很喜欢的,可是上过语文课以后,反而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比如自己读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觉得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可是经老师一讲,记住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记住了一些新奇的比喻,却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自己读#红楼梦?,觉得宝玉和黛玉离我既远又近,总是看不够。可是听了老师讲#林黛玉进贾府?之后,就觉得宝玉和黛玉离我很远了。学生的反映说明了中学文学课存在一个误区:在贯彻课改新理念方面,授课形式上有较大的变化,花样繁多,但就内容来讲,很多人还是局限于把自己从一些参考资料中收集概括的道理传递给学生,用艰深的语言肢解了文本的意义,没有脱离重说教的传统。这样的文学课,没有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忽视了主体心灵,背离了语文教学根本的属性人文教育;没有致力于塑造学生高尚的[收稿日期]2005-11-17[作者简介]具春林,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114精神品格,形成美好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背离了文学教育立人!的基本要求,没有致力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文学的教育最终还是屈服于应试的教育,文学课趋向了功利的实用的教育,导致了人文精神的缺失。设计教学程钱先生是以立人!为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序的。钱先生课的主流意识是关注学生成长需要。授课目标是:使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对具有精神原创性的大文学大思想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把他们的精神扎根在孩子家、的心上,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他将来!做什么事情。%钱先生苦心经营了每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围绕父亲和儿子!这一主题选文。通过文章的介绍,让学生看到了鲁迅其人,碰撞了他的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地读鲁迅的作品,感受了他头脑和心里的活生生的形象,和鲁迅进行心灵的对话。然后是研究鲁迅。再往后,言说鲁迅,请学生谈对鲁迅的看法。让学生尽情汲取内化鲁迅人格的各种养学分。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习需求及学生成长的精神需求。让学生打开感情的闸门,专注于触摸鲁迅的思想脉搏,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去研究鲁迅。鲁迅的精神成了他们灵魂的栖息地。钱先生努力为学生的精神后花园种了一株永不凋零的生命之树。这棵生命树,是他们以后的人生之旅中的一丝清凉的慰藉,一个强有力的支撑。钱先生的课提醒我们:立人!为本,是文学课情感价值目标的核心。第二,参悟文学活动的过程,拓展审美视野,构建广阔的审美空间鉴赏文学作品既要重视人格教育,也要重视其审美过体验、程的感知、评判,由此构建理想的审美世界。以反思、往的中学文学课过多地强调作品的理性精神,忽视了作品的审美价值。而这种没有经过形象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的灌输,没有审美的感知为基础的理性提升,是空中楼阁式的意义建构。它导致我们的学生漠视经典,把目光投向了一些粗制滥造的武侠言情小说或是卡通漫画,没有给学生一个审美的世界,这是文学教育的悲哀。钱先生尊重了文学的审美认知规律,从认识作者的思想开始,走进作者的审美形象,然后带领学生认真研讨作者通过形象寄托的审美意义,最后进行审美批评。激发阅读期待,关注大师、(一)、关注经典文学课教学的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师在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过程中,对唤醒学习主人!的主体意识方面缺少积极有效的尝试,所以学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对经典,缺少热情。利用阅读主体这种期待心理,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情趣是非常重要的。钱先生认为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强烈的阅读期待的前提是认识作者。文学即人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知人情世故,就没有生动的文学作品,不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就不能知人论世地透析他作品的意义。他向学生介绍萧红眼中鲁迅、许广平眼中的鲁迅,鲁迅和海婴之间的关系、鲁迅和他父亲的关系,告诉学生鲁迅是一个&真人?。经过一番别开生面的介绍,学生一改心目中高高在上的鲁迅形象,有了与鲁迅的心灵沟通的愿望。改变学生由对鲁迅敬畏而产生的疏离,这是他的课受学生欢迎的前提。激情导读,体悟审美境界(二)、文学创作是激情的产物,文学鉴赏的关键要有审美热情。审美热情是贯穿始终的一根红线,有这一根红线的牵引,就可以在作者情感的天空中尽情驰骋。钱先生没有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他激情洋溢地读给学生,边读边点一点。读#社戏?,让学生体会鲁迅和伙伴们要去赵庄看社戏,一会儿看不见,一会儿进去又看见了,看见了依稀看不清楚,退出来又再看见了,那种朦胧的感觉!是梦幻式的感觉。读#阿长和(山海经)?,读到最后几句时,我自己的感情上来了,整个课堂的空气突然凝固下来了,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所有的学生的眼睛都发亮了。我追求的瞬间的震撼产生了。在那个瞬间,我自己也非常激动。我觉得,我的心灵和鲁迅的心灵,我和孩子的心灵,孩子和!鲁迅的心灵沟通了。在读#雪?时,他鼓励学生大声读,要叫!,于是全体学生和老师在课堂叫,叫的学生热血沸腾,终于感受到了语言背后的勉励。(!鲁迅作品的感情是复杂而真挚的,鲁迅在他去世前的一个深夜,写了#这也是生活!?一文,他满怀深情地写道: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他以无限的感伤、怜、虑把自己和民众的命运联爱忧系在一起,他把心贴近了芸芸众生。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盈于海!(#文心雕龙神思?)。读鲁迅的作品应该激情处还它激情,委婉处还它委婉,方能有所感悟。对于学生的情感世界来说,教师的激情是引信,绽放漫天的烟花;教师的激情是春风,倏忽之间梨花阡陌。钱先生通过激情的导读,让学生体悟到优美的语言、鲜活的形象所承载的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积极对话,探究审美意蕴(三)、钱先生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一种自我的发现。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发现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自我发现的过程。这是个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学生内心深处最美好的东西被教师激发出来,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自己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也同时被激发出来,这样教与学双方都达到了一种真实的精神的提升。?钱先生的话提示!我们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与学双方都得到心灵的滋养,而教的形式应该是为内容服务。只是为追求新的理念,把课堂弄成花哨热闹的排场,显然是背离教育的宗旨的。钱先生认识到了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浮华的对话!的危害,在教学中,他追求的是心灵的对话,精神的沟通。他积极组织的课堂对话,精心安排的课外对话,通过作业交流、座谈交流对鲁迅的认识,通过开晚会共同演绎鲁迅的精神。钱先生的对话教学是灵活而有序的,是真正意义的平等对话!互助合作!。在对话!教学中,学生的思想、鲁迅的思想、教师的思想发生碰撞,开启了心志,陶冶了情操。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他既是积极的,也是清醒的。他的对话!该放则放,该收则收。对关键的问题,对比较深刻的作品,他考虑到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所以就用讲授法教学。讲授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启发学生,由现象到本质,揭示鲁迅思想的力量所在,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震撼。以独立的人格为前提,评判审美价值(四)、新课程理念尊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提倡反思教探究学习,鼓励创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盲目鼓励导学、致出现一些胡乱联系的现象。教学的失真,滑向情感的失真,甚至独立人格的丧失。钱先生要求学生走进去,走出来!,要在鲁迅面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要有自由评说鲁迅的权利,同时也有选择!的权利。+他要求学生必须说真话,无论是褒扬还是批评都必须讲出道理来,还要有创新。这种以独立人格为前提探究,一方面排除对名家经典的迷信,树立自信,做的反思、个性化的理解,倡导了学生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杜绝了漫无边际的不辨真伪的联系。强调了以文本为依托,或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或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开掘文本的意义,或比较分析,得出全新的体验。文学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走进文学的世界就要练就一双审美的慧眼。教者要倾注热情和智慧,同时学生应有清醒的人格意识,方能拓展审美视野,构建广阔的审美空间。[注释]?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97.%((+把鲁迅的精神扎根在孩于心上.钱理群.语文学习.2002年6期)4,7,8,12.?钱理群.我的教师梦[J].上海:语文学习,2004,(6):23.[参考文献][1]巢宗棋,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乔淑兰115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0/1103/490.html



上一篇:一封信
下一篇:对话:新诗与基础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