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戏曲的教育价值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教育为国之大计,教育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国家发展。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跨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遇到新瓶颈,这就需要教育研究者们以世界视野、开阔眼光,遵循教

教育为国之大计,教育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推动国家发展。 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会不断跨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遇到新瓶颈,这就需要教育研究者们以世界视野、开阔眼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预测教育发展走向,及时提出应对策略与措施,使教育有效发挥其在国家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进入21 世纪后, 全球进入了不同于20 世纪的飞跃型发展时期——尤其是中国。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人手一部手机,快餐式的信息大量涌入人们的视线中。多媒体发展迅猛,APP 程序软件层出不穷……学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在如此繁杂多变的环境中,学校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赶上新时代的步伐, 顺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避免产生价值观迷茫,是当下教育教学研究者们应当深思的一个问题。

我国传统戏剧内容丰富、形象直观、矛盾集中、形式多元,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特点。而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其在育人、化人方面更是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戏曲艺术特点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上海戏剧学院叶长海教授曾提出戏曲的两种意义:一种是文学概念,多指戏剧剧本;一种是艺术概念,指的是中国传统戏剧——一种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其艺术概念,即中国传统戏剧,又称为戏曲[1](90)。

戏曲的历史发展比较久远, 可以追溯到上古宗教活动时期;种类也比较丰富,包括豫剧、京剧、昆剧等。戏曲与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相融合,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综合性和集中性。古代文学艺术论中反复强调艺术的总体性, 中国传统戏曲在瓦舍勾栏众多伎艺杂演中得到交流和融合, 也逐渐强化了其艺术的综合性。 成熟后的戏曲已能完美地将歌唱、舞蹈、诗文、念白、武打、音乐伴奏以及人物造型等紧密地、巧妙地综合在一起。而矛盾冲突激烈的课文,在内容与结构上也可较好体现出戏曲综合性与集中性的特点。两者具有较高的同一性,增加了在教学中进行融合的可能性,例如取材于《水浒传》的昆曲《活捉》。

其次,写意性和实践性。所谓的写意性指的是戏曲在表演过程中有较强的社会生活主观性。 中国戏曲在表演时,几乎没有具体景物为其搭建表演舞台。戏曲演员需要用自己的虚拟化、 形象化的动作刺激观众的想象,引起情感共鸣。写意性主要体现在戏曲在表演过程中场景变换的主观模拟和情节发展时间上的主观虚拟化。比如几步路就代表跋涉几千里,几秒钟就代表很长时间[1](93)。

虽说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远远高于普通生活中客观事物所代表的具象意义, 具有了更多的象征性,但其终究是来源于民间的社会生活,其写意性和实践性是不能脱离表演实践的。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优秀作品, 是作者在实践生活基础上的主观创造, 学生理解其作品也会有较强的生活主观性。戏曲与中学语文教学互相融合,使得写意性与实践性的特点更为鲜明。例如沈璟所作《义侠记》,讲述《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该故事中“武松打虎”的情节十分精彩,有很多虚拟、形象的武打动作。

再次,程序性和灵活性。中国传统戏曲来源于民间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演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表演程序。例如骑马、上楼、关门、开窗,都有一套规范的动作符号[1](93)。 当然这套程序是艺人们对戏曲表演的经验总结与升华,其间也留有大量个性化创造的空间。 艺人的表演可以根据剧中情境的独特需要, 根据自己对剧中人物的理解进行独创性的表演,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中学语文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恰当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戏曲与教学虽各成一派,但融合在一起却可以产生奇妙的反应。例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叙事博采众长,传唱度高,《骆驼祥子》中的“洋车舞”“醉舞”等精彩有趣。

最后,剧场性和丰富性。和其他表演形式不同的是,戏曲表演具有很强的“剧场性”。即戏曲表演一般都是当场表演,电影拍摄或许会有NG,但是戏曲演员一旦上台开始演出后,就只能一次过,没有重来的机会。 戏曲演员要用自己在场上的表演达到直接感染观众的目的,那表演的形式便要丰富多变,使其从内“动人”,从外“乐人”[1](95)。

二、戏曲的独特教育价值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1/0611/707.html



上一篇:如何构建自主合作型初中语文课堂
下一篇:感动千年中国经典古诗首歌曲精选隆重推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