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遮蔽与还原:教科书里的鲁迅作品解读(5)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们把《故乡》放在初中,可能是更多地考虑了选材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如作者对充满童趣和梦幻色彩的少年生活的描绘;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相对感性

我们把《故乡》放在初中,可能是更多地考虑了选材和形式方面的特点,如作者对充满童趣和梦幻色彩的少年生活的描绘;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相对感性和抒情的语言形式等。因为放在初中,目前对《故乡》的解读,回避了鲁迅在作品中展现出的绝望的一面,它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心理,有一定的心理理论依据。但由此导致对鲁迅作品的不完全解读却有两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的是一个坚定的鲁迅,不符合客观实际;二是随着课外阅读的拓展,学生会通过其他信息渠道了解到真实而全面的鲁迅,对课堂生成的价值会产生质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故乡》多次被选入课本,一直放在初中,且一般都放在初二上学期,相对的解读也比较简单,主要用社会分析特别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探讨故乡变化的社会根源,突出鲁迅对旧生活的憎恨和对新生活必将到来的信心。新课改后,《故乡》被调整到了初三上期,这应该是考虑到了这篇小说的难度,它不是专门写给少年看的伟人的童年回忆,而是专门写给知识分子看的,目的是引起个体对现实人生道路和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思考,其主题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正反映了鲁迅式的思想矛盾。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再往后挪一挪,移至高中呢?这涉及到一个教学梯度问题。我们以前对鲁迅作品在中学教学的安排梯度研究较少,现在应该加以重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要有一个接受梯度,比如说,初中阶段则可多选一些鲁迅关于生命,关于爱和美的感悟、描写与思考,相对明朗的文字;高中阶段则可选一些更能体现鲁迅最基本的思想,更为严峻,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字。”⑥我们认为如果对《故乡》做了这样的挪移就可以避免前面的遮蔽性解读了。

综观中学语文关于鲁迅作品的教学,我们在解读鲁迅小说时在处理下列两组关系上存在偏差。

理性与非理性。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以“科学与民主”为口号的理性主义精神在当代美学中的主流地位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以往的解读往往存在这样的一种偏差:以为理性是美的,非理性是丑的;为社会的黑暗而呐喊是正当的,值得肯定的,为内心的矛盾而彷徨是多余的,应该否定的,尤其带着中国“思想界的启蒙者”“先驱”“战士”“精神领袖”等桂冠的鲁迅,他的内心应该永远是坚定而充满希望的,如同匕首和投枪,不可能也不允许有些许的迟疑和动摇,更不用说挣扎和绝望了。而实际上这位战士内心对他爱得深沉的这片土地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里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⑦在鲁迅的作品里,理性与非理性的情感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很多时候,他们是那样交错纠缠在一起,使我们很难区分,从而体验到一种难言的复杂。“绝望”“虚妄”“荒诞”“死亡”等是以反传统和非理性为武器的现代主义文艺的惯用主题和抒发感情的依托,鲁迅对此的思考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与西方最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家相比亦相当出色。以对“绝望”和“死亡”的探讨为例,人生,希望还是绝望?鲁迅对两者抱同样的一种虚无态度,他在《野草》中《希望》这篇短文里,两次引用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并以此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后来又在《〈自选集〉自序》再次引用。⑧而希望是什么呢?鲁迅引用了裴多菲的《希望》中的诗句:“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⑨在鲁迅的思想里,绝望和希望似乎同在,而似乎又同无,都有点虚妄。较之对精神绝望的探讨,鲁迅对“死亡”的思考更显示了他对人类终极情感的极大兴趣,在鲁迅的眼里,哈姆雷特的困境依然存在,“Tobeornottobe,thisis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鲁迅在《立论》中的“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极具人类寓言性:从人一出生开始,死就如影相随;《过客》则表达了由此而来的人生悲剧:“过客”不停地向前冲,不惜一切代价,不畏艰难困苦,而等待他的目的地是坟;他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更明确的表达了这一观点:“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鲁迅在写《过客》后不久给许广平的信中更进一步地表明,只有死,才是对生的烦难的彻底解救,“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了,这意思也在《过客》里说过。”⑩在鲁迅的小说里,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不经意的甚至于是无意识的关注,如《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不经意间展示了孔乙己的死后意义的寥寥。人生是一场悖论,意义归于荒诞。鲁迅对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关注既来源于中西文化中对生命的探讨的经验,也得益于他自身的理性思考的深度,两者的结合使得他的作品在对人类的终极情感的观照中显示出更高层次的博大和悲悯。“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础是个性主义,但他同时也感到了作为武器的个人主义的脆弱。后来他接受了集体主义,但又从实践中似乎预感到某种条件下它可能成为专制主义的别称。”[11]鲁迅在创作《呐喊》时,其思想基础是深受国外影响的个人主义。由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鲁迅作品对个体的精神成长中非理性因素的深切关怀。新课程改革后,人教版高中语文2001版有了一个可喜的变化,教师的参考用书注意吸收了近年的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对阿Q形象的解读,补充的有关鉴赏资料比较详细,差不多把各种时期人们对阿Q的评析中有代表性的观点集中作了介绍,既注意了形象的共时性意义,也注意了它的历时性意义。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0/1103/488.html



上一篇: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语文教师职业竞争力之间关
下一篇:一封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