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遮蔽与还原:教科书里的鲁迅作品解读(3)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正因为鲁迅的小说在形式上做到了具象与抽象地结合,在精神上重视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所以才那么深刻的揭示出社会之病和国民灵魂之弱。社会批判

正因为鲁迅的小说在形式上做到了具象与抽象地结合,在精神上重视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所以才那么深刻的揭示出社会之病和国民灵魂之弱。社会批判的犀利与灵肉挣扎的虚妄构成了鲁迅小说的“复调”。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鲁迅的小说主题是“奇异的复合音响”。[14]黑暗和痛苦是鲁迅小说的精神内核,这黑暗既来自于客观社会现实,也来自于作者的内心;这痛苦既寓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摹和猛烈批判,又寓于作者内心一个人的激烈战争。“鲁迅先生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解构的过程,看似突围的挣扎人生实乃无尽逃离,始终没有建构起充满自信和启示意义的精神大厦。”[15]忽视了鲁迅小说的哪一面都是令人遗憾的。

作为《彷徨》的第一篇《祝福》,它的主题是通过封建思想的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妇女的特殊命运,批判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礼法和封建迷信。但另一方面祥林嫂在地狱门口的痛苦徘徊更把人抛向了绝望的深渊,祥林嫂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它可以看见儿子阿毛;又希望无灵魂,可以免受两个男人把它锯成两半的痛苦。人生在世,既没有生与死的自由,也没有希望与企盼的自由,人的真实存在就是一个悖论。《药》通过写革命者的“血”被群众买来当“药”吃的悲剧,突出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以及革命者的悲哀。它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革命能起什么作用?社会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更让人惶惑:救人者和被救者殊途同归、比邻而葬。救人者被被救者吃掉,被救者享用了救人者后还是于事无补,空余人世间绵绵无绝的痛苦,这样的现实人生不是一场荒诞剧吗?《阿Q正传》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从人类学来看,阿Q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几乎面临人的一切生存困境:出生、姓名、生计、恋爱、归宿(死)。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绝望的抵制:对自己先前阔的彼世想象;对恋爱和婚姻的臆想和现实努力;面对死亡的恐惧与最后一次对完满的力求等,同时也一刻没有停止过对自己全面抵抗的鼓励(精神胜利法),然而却总也找不到出路,最后只得“大团圆”。《孔乙己》不只是塑造了一个科举制度的受害者,控诉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罪恶,更是以咸丰酒店为背景,探讨了在人与人之间充斥冷漠与无情的社会里,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多余人”的人生是何等的渺小与可悲。

面对人类生活的血腥和丑恶,鲁迅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激愤,鲁迅曾写信给许广平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常觉得‘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做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偏激的声音。”[16]其实,这激愤的底下却寄寓了巨大的同情和悲悯,更多的希望和期待。因这希望和期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的审美理想是完全成人化的,在这里暗夜、鲜血、利剑、地狱、孤魂、坟墓、死尸是他偏爱的意象,魔兽世界的秘密一览无余,基本属于审丑范畴。靠这种更深层次的博大和悲悯,他的作品具有了跨越时空的不朽价值。

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读他,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心中的疑问却越来越清晰,“鲁迅确实是从‘边缘出发’的人,他的内心有‘理想之光’,可终究是立少破多。这样的人,与正统文化与主流文化往往格格不入。可为什么鲁迅现在成为典型的主流文化和正统得不能再正统的文化呢?”[17]罗素在评价拜伦时说:“世人向来一味要把拜伦简单化,删掉他的广大无边的绝望及对人类的明言轻蔑中的故做姿态的因素。拜伦和许多其他著名人物一样,当作神话人物来看的他比真实的他重要。”[18]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教材对鲁迅作品还原工作做得还不够,简单化和神话化是对鲁迅作品的最大遮蔽。

注释

①参见蒋丹阳:《鲁迅离我们有多远》,《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年第6期。

②⑧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第468页。

③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第68页。

④⑤洪继舜编:《国外语文教学资料》,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第21-37页。

⑥[17]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第258页。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页。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0/1103/488.html



上一篇: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语文教师职业竞争力之间关
下一篇:一封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