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没有精彩的开端,学生便很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初始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影响整堂教学的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没有精彩的开端,学生便很难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课堂导入作为一堂课的初始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影响整堂教学的最终成败。语文课堂灵活,注重知识的熏陶。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新课程导入的时候,要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启发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波动其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现状 随着课堂组织形式的不断变化,语文课堂导入形式也发生了许多转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认知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更应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抓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其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顺利地展开。近些年来,经过教育研究者对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此基础上,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正待我们的进一步探索和努力,以推动语文教学的进步。 在语文课堂导入的时间分配方面,大多数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引导,旨在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每个学生的认知发展也有差异,教师不得不拉长教学内容的分配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繁杂冗长,使课堂导入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直接舍去,直奔教学主题。如此便使课堂过于呆板、枯燥,使学生认为语文课堂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少了几分趣味,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部分教师过度重视课堂导入,将过多精力与时间花费在导入的多样化的形式上,这会使得课堂教学逐渐偏离主题,严重影响教学进程。 另外,在语文课堂导入的资源与素材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完善的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使得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单调乏味、脱离实际。这就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兴致不高。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关注学生的兴趣,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形成完备而充实的教学体系。 二、导入须引人入胜 在语文教学中,不同教师的课堂导入有着不同的特点,但是真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并不容易。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15要使课堂导入吸引人心,必须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而这也正是导入是否能够有效推进的关键。 1.创设情境,引生入情。情境教学在新课改以来颇受教师们的青睐,它是指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利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片或者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场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有效地利用周围合适的特殊情境,使之与相应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形象的鲜活例子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调节紧张严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一个充满乐趣、舒适的学习氛围下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内涵深刻,激发兴趣。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在课堂的一开始选择一些有趣而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进行导入,这既可以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更重要的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些有意义的材料的选择需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使之能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中去。 3.循循善诱,引人深思。在课堂之初设问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萌发阶段,利用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课堂导入,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完美的衔接也是能够引人入胜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问题的归纳总结,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文本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以下案例: 师: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乡,能不能说说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生:具有历史气息的,景色优美的…… 师: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也是作者对自己故乡的回忆,大家想不想知道在作者的印象里,故乡是怎样的呢? 生:(齐声)想!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先生的作品《想北平》,看看在他心里的故乡是怎样的…… 这里由对学生对故乡的感情发出疑问,激发了每个学生对故乡的回忆,活跃了课堂气氛,故而提出“大家想不想知道作者对自己的故乡又有何感想”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转到将要学习的文本中去。这种启发性问题的导入巧妙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地引入。 三、课堂导入要尽显“语文味” “在真语文讨论的大背景下,我们倡导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拒绝‘假语文’、‘伪语文’。”[3]35-39使导入结合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来显示课堂的“语文味”,从而让语文课有一个好的开端,学生徜徉于语文的知识海洋,享受其中。然而,怎样的导入才能显现出语文的韵味呢? 1.由文章体裁导入。“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应当具备三个特征,其中一个就是‘语文味’浓。”语文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的体裁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可以从文章的体裁着手导入,往往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通过对文章体裁的讲解逐渐过渡到文本内容,使形式与内容紧密结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此类文体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意,揣摩情感。这种导入方式既自然,又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2.由写作背景导入。通过对作者写作时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状况进行讲解导入,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对文本的兴趣。学生可以从这些外部因素中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感受,与作者“心意相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写作背景常常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因其具有故事性,有完整的情节。因此,由这些背景故事串联起来进行导入,进而对艰涩难懂文本进行推敲,使其变得容易理解、有趣起来。 3.由文本内容导入。最具“语文味”的莫过于文本本身所包含的韵味。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体味出语言的精美,写作手法的巧妙以及作者思想情感之细腻。所以,在课堂的开始,开门见山地导入文本的内容,使学生直接投入对文本语言、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的思索与揣度中,反复品味、咀嚼。这种方式直切要害,一针见血,让学生直奔主题,了解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能够引起学生的思想重视,并能够针对问题要害进行分析解读文本。 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举足轻重。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初始和关键阶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它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与教学目标环环相扣,与教学方法前后呼应,给学生们带来引人入胜的意想不到之效果。语文教师要针对文本,精心设置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与知识性,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更快的提升。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1/0207/553.html



上一篇: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