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字源发展学生语文思维素养的重要资源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1923 年《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以降,历次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重视学生思维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更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生语文

自1923 年《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以降,历次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重视学生思维发展。《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更把“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强调“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从心理学角度讲,“语文思维开始于言语情境刺激”[1]。从信息角度看,思维是发生在人脑中的信息变换。这里的“言语情境”“信息”,其实都是思维原料。离开思维原料,思维就无法进行[2]。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素养,首先必须依托足够的思维原料。其中,汉字“构字初期的造字意图”[3]“孳乳及其演变”等字源资源,就是语文学习重要的思维原料。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思维原料,依托思维工具,发挥主体能动作用,实现思维“增殖”,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

一、增进文化自信:民族思维方式的启蒙

(一)字源中感受“类万物之情”——发展意象思维

“汉民族在创造汉字时,不论是创造什么字,都要使文字‘象’那个所要表达的事物,或者以事物本身的‘象’为基础来表达。”[4]因此,如果我们在识字、阅读学习中依托字源资源,可帮助学生掌握汉字从抽象符号到“象”的演绎过程。当他们再遇这些字时,就能“睹形见象”,将很多字还原成“一幅美丽的画”,对发展抽象逻辑思维、想象思维、创造思维大有裨益。如学习《左忠毅公逸事》,“公瞿然注视”,由“瞿”“鹰隼之视也”本义,学生对左光斗再见史可法时因惊喜而瞪大眼睛的情景自然身临其境。更为重要的是,造字“以类象形”(如鼠利齿长尾,故取象予以突出),这种意象思维,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学创作,“孤帆远影”就是其典型。因此,用好字源资源发展意象思维,还十分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表达、鉴赏等能力。

(二)字源中领悟“合之斯为一”——启迪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深深影响着汉字系统。从汉字本身讲,是“形”“音”“义”互联的有机整体。如“笃”,“”(竹)示音,“马”表义,“马行顿迟也”。更为精妙的是,马慢走踏地声正是其读音“du”。具体到“音”“形”“义”单项而言,也体现着整体性思维。如读音,以“刃”为例,它和“人”的音、义密切联系:“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刃”,刀最坚利处,二者因同(近)音,构成一“同源字”系统。此外,汉字字义还呈现“由个及类”的整体性。如“集”,由鸟聚集扩大为事物聚合。可以说,每个汉字都是点燃学生整体思维火把的火苗。

(三)字源中探寻“不离阴阳”——提升辩证思维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深邃的辩证法思想。汉字音、形、义中也充满着辩证思维。以形声字为例,同一个部件,在此字是声旁,在彼字又成形旁,生动体现了阴阳转换、相辅相成的辩证思维。如“土”,在“杜”中为声旁,在“坡”中又为形旁。同时,古人早就注意到“亦声”“右文”现象,即声旁有时也表义,形旁有时也表声,如“坪”中之“平”,“吐”中之“土”,均音义兼表。以汉字表意为例,有时一字中却包含着相反含义。如“租”,具有“租用”“出租”两相反含义,无疑体现了李约瑟所赞赏的“中国人倾向于在一切事物中寻求一种根本的调和与统一而不是斗争与混乱”的文化精神。用好字源中所蕴藏的辩证思维资源富矿,可更好地为发展学生辩证思维添砖加瓦。

二、取法得法用法: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一)在丰富的“义界”样例中促进概念发展

古代汉语往往一词一字。因此,“解一字之义”、明确“义界”的过程,就是“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出阐述”,明确与发展概念的过程。朱智贤先生关于学生字词概念发展研究表明:学生字词概念的发展难以达到五级水平,主要“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的限制”[5]。而用好字源资源,则可再现汉字所像之物,所示之境,为学生形成与发展概念提供直观场景或所示事物特征,帮助学生便捷地掌握字词概念。如“舂”,虽然“舂米”已淡出学生生活,但通过甲骨文字形,学生很快明白,“舂”是双手持木棒(杵)在容器(臼)中捣米,辅以“舂,捣粟也”的释义,“舂”的概念很快被学生掌握。

在明确“义界”时,还可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深化对字词所表达概念的理解。如“探”,《尔雅》训为“取也”,许慎《说文》释为“远取之也”。两者相形,许慎解释更精确,为学生把握概念本质做出了示范。同时,用好字源资源,掌握一字多义(字义孳乳)或“同族字”(音形义层次孳乳),还可促进概念系统化。如“卒”,古文字形表示衣服缝完,故本义是“终、完毕”。由缝衣引申,把缝衣杂役称“卒”,把步兵称“卒”;由缝完引申为“死亡”……这就系统构建了“卒”字概念。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1/0222/586.html



上一篇:探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下一篇:被阉割的语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