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刊[06/28]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征[06/28]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06/28]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收[06/28]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数[06/28]
-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栏[06/28]
苏州中学老师带领学生为冬奥写诗:不愿孩子们(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我们还办刊物,叫《南园小窗》,每学期出一期,现在已经坚持12年了。每期大概发表200首诗词,主要是我校学生创作的古典诗词。我也有一些选择的标准
我们还办刊物,叫《南园小窗》,每学期出一期,现在已经坚持12年了。每期大概发表200首诗词,主要是我校学生创作的古典诗词。我也有一些选择的标准,比如反映的内容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要反映学生生活中真实的情感体验,不能瞎编硬造,符合格律要求等等。

闵凡军主持社团刊物《南园小窗》的编写已经12年。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编写《苏州中学传统文化普及读本》等教材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体现了你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闵凡军:社团创办之初,我自己写讲义、做课件。到2015年的时候,我干脆把这些内容整合起来,开始编写教材《苏州中学传统文化普及读本》,后来一届一届地沿用。据我了解,当时江苏省还没有类似的读本,所以我们的传统诗词教育起步是比较早的。
那时候,我边上课边整理资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修订,在2017年印出来,全文有30万字。我一天上两节课,把作业处理好之后,就坐在电脑前,把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整理出来,把零碎的东西体系化,旨在普及性和常识性。
在这个读本里,我选择了很多跟教材有关联的篇目进行拓展。比如教材里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创作的。被贬黄州是苏轼的一个创作高峰,让同学们拓展阅读同一时期的作品,就可以把苏轼在黄州那一段时间的生活情况和感情比较完整地展示出来。人是离不开时代的,讲课要讲时代背景,结合时代去理解和比较,学生才能掌握得比较全面。
此外,在普通教育里面,像平仄韵脚这样的内容是不会讲的,因为考试不考。但我在课堂上偶尔会稍微拓展一下,比如《沁园春·雪》,我会讲从格律方面、韵脚方面,哪一个位置平,哪一个位置仄,学生有时候还是蛮感兴趣的。
在语文教学上面,这个叫“大语文观”,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考试。有一句话叫“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我一直是这样做的,语文课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把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结合进去。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去做是人生的一大幸福,所以我会全力以赴做好这个事情。

苏州中学诗词讲习所。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 徐杨
实习生 | 秦巍峰
编辑 | 刘倩
校对 | 杨许丽
▼
后台回复关键词“呼叫”,加入重案读者群
······往期重案回顾······
“星星的孩子”上冰场
女足逆袭夺冠背后,一个大学俱乐部的非典型成功
在农村,那些等待整形的人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zonghexinwen/2022/030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