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2)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所以,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这样教导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内涵,同学们知道春节都会举行什么活动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

所以,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这样教导学生:“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内涵,同学们知道春节都会举行什么活动吗?”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家家户户张贴对联、接神放炮、贴年画、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初一拜年等等。”接着笔者会借此机会向学生们传授关于春节的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来历的兴趣,笔者还会对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的来历向学生们进行讲解,如清明节意义主要是祭奠祖先,关联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端午节意义主要是纪念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当天人们会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辟邪等。而中秋节有团圆、思乡之意,这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关联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重阳节在古时候被认为是吉祥的日子,这天人们会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等,关联诗句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取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进行穿插讲解,既活跃了教学氛围,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热情,更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使其更加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此外,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再以经典古诗词为依托,还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丰富学生诗词量,促进了诗词应用的灵活性。

3.古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的真实生活,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化载体。它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亲情教育、热爱家乡教育等。(1)爱国主义情感的诗词。爱国主义情感是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例如《春望》一诗,长安沦陷,国家破碎,战火连天半年多的感伤国事的仇恨别离情绪。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让学生理解诗句时代背景、诗句的意思,在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亲情诗词。亲情类诗词教育是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重点,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再比如: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歌颂了伟大的母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家人对自己特别的爱,让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品德的高尚,进而养成良好的品质。(3)热爱家乡的诗词。古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独特的情感。比如: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诗》作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字里行间表现出对久别故乡的深切思念。再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望驿台》中“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流露出的浓浓思乡之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比较经典的七言绝句,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和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体会不同诗词中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去想象、去品味,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品质素养,进而深化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专项教育。

4.传统文化知识的拓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中学语文课本教学内容有限,只学课本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地增加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二要把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延伸到课外,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户外文化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比如:引导学生利用空闲时间练习毛笔字,让学生陶冶情操。或者还可以开展传统文化兴趣班,让学生学习剪纸、刺绣、沙画等。给学生定期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传统文化的内容,为制作手抄报、黑板报提供参考材料。学生通过教师有意向地提供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了解,对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体会后,就会树立更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三、结语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养文化素养创造了平台,中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基础性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改变一代学生的人格品质及内在素养,让学生对祖国传承下来文化内涵更加热爱,进而坚固学生所形成的良好人文素养,使学生们既汲取新知识,又内化涵养,真正成长为智慧、内涵、情感等融合统一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网址: http://www.zxywjxckzz.cn/qikandaodu/2021/0507/687.html



上一篇:疫情下语文网络教学的挑战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投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版面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论文发表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